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
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
《杭州新闻联播》AI主持人播报逼线失误“播音专业学生碎了”?有学生计划读研换转业增加“技能傍身”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20:27:03浏览次数:

  服务新闻工作点赞★,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,AI技术用于严肃新闻播报是否该有边界感?而数字主持人的出现★★★,又是否会抢夺真人新闻主播的饭碗?

  “人工智能会淘汰一些人,有就业压力很正常,但淘汰的是完全拒绝新技术的人,而非是抢夺所有新闻人的饭碗★★。”刘海明解释称★★,如AI主播实际也是复刻真人主播★,但以目前的技术无法让数字人替代人类思考★,无法共情人类情感★★★,或处理新闻播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★★★,尤其是面对面的专访★★,需要有独立判断的新闻写作以及暗访等工作★★★,数字主播还无法实现以情入境地进行采访交流。

  四川某院校播音专业在读学生的小张★,则相信主播行业不会被AI主持人替代★★★。“因为AI主持人只是在复刻新闻主持人,并不能在专业性上真正替代★★★。”小张表示,AI主持人的推广★★,提醒在读生应该学好人工智能技术★,帮助自己提升工作效率★★,但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,采访写作等仍需真人来完成。

  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海明看来★★,更多媒体打破传统观念★,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是一件好事:“比如有了数字主持人,那么深夜档新闻,凌晨的突发事件播报★★,就能用数字主播替代持人,节省了真人主播的劳动力。”同时,刘海明指出★★★,新闻从业者在新技术冲击下★★★,也需要不断学习人工智能技术,快速整合信息抓取新闻点,以提高工作效率。

  在小陈看来★★,AI数字主播的出现的确带来了新的压力。面对AI主持人0失误率的播报,她认为,自己无法在精准念稿、识别文稿偏僻词★★★、保持普通话标准等功能上胜AI一筹★,因此她早已有了读研换专业的想法★。

  到2024年6月,日照广播电视台也以女主持人王智夏为原型,复刻推出数字主持人★★“智夏”参与新闻报道。2024年7月,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国家级盛典《2024中国·Al盛典》节目上,以尼格买提★★、马凡舒、王冰冰三名主持人为原型★★★,首次亮相了三名AI数字人代表——小小尼、小凡、冰冰★,在舞台上进行人工智能科普。

  在刘海明看来,人工智能更大的优势是整合已有信息,但新闻是面对未来的突发,思考未来的工作,因此并不会因为出现了数字主播,就让主播乃至传统新闻行业岗位大面积地消失★★★。

  ★★“作为播音在读学生,我们除了在“底子功夫”上继续加强外,还需要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技能傍身,所以未来读研我不会再继续读播音主持★★,考虑攻读法律方面的硕士研究生。”小陈告诉红星新闻,她也认为人工智能更大的作用在于复刻和信息搜索整理★★★,无法取代人类的深度思考和专业能力:★★★“比如新闻的调查、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、新闻伦理的判断、专业知识的运用★★★,人工智能现在还取代不了我们。★★★”因此在AI技术赋能新闻的冲击下★★★,她希望自己能同时学好新闻播报,并深入学习法律知识,运用AI技术帮助自己★★,做好未来法治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。

  据介绍★★,该平台通过专业级真人拍摄采集,利用全新AI算法实现人物形象及声音复刻重演★,打造广播电视级超写真数字人。同步实现从文稿到短视频成片的智能快速生成,制作播出国内首档全流程人工智能电视节目《冠军AI亚运》。《杭州新闻联播》成为全国首档全数字人主持播报的联播类新闻节目。

  红星新闻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★★,已有播音专业学生认为感到压力而选择考研换方向,但也有传媒领域专家指出,认为人工智能会替代真人主播或记者是杞人忧天★。

  据“杭州综合频道”此前报道,2023年以来★★★,杭州文广集团就开始布局以AI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战略★★★。创建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,并孵化出首个创新项目——智语数字人应用创作平台。

  AI浪潮席卷之下★★,有网友对人工智能服务新闻工作点赞,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,AI技术作用于严肃新闻是否该有边界感?而数字主持人的出现,又是否会抢夺新闻主播的饭碗?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是否也将面临新挑战★★★?

  不仅AI数字人,在去年年中★★,央视多档节目也将AI制作的动画用于新闻播报★。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★,2024年3月29日★,央视《晚间新闻》在描述候鸟迁徙的背景资料时★,选用了AI生成的视频★★★;2024年4月3日★★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在解释“强对流天气★★★”并提醒如何做好预防时,同样选用了AI生成视频。

  刘海明建议,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,在人工智能席卷下,也不能只满足于读稿,写播音稿等单一技能,而更应找到自己无法被替代的专业技能,同时用好人工智能这门技术服务自己,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★★★。而对于新闻院校★★★,刘海明也认为,应当与时俱进开设人工智能课程★★,让学生对新技术有认识,而非让学生对此产生恐惧★★。

  事实上,利用AI技术,复刻新闻主持人播报新闻的做法并非始于今日★★★。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央视财经新媒体就曾在蚂蚁灵境数字人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下,打造出的以总台央视主持人孟湛东★、郭若天为原型进行复刻的AI主播——小东★、小天★★★。两会报道期间,这两名AI主播就已实现全天实时为用户解答各类问题★★。

  小陈是北京某高校一名播音专业大三在读学生,看到近期多档电视节目推出数字主持人,心理也增添了压力★★★。她告诉红星新闻:“过去以为练好台词★★★,说好普通话★★★,有个好学历★★★,好模样★,就能在电视台找份工作,但现在看来要补充学习的还有很多。”

  ★“播音专业学生碎了”“有了数字主播★,真人主持人年过完后还有班上吗?”面对杭州新闻联播推出的数字主持人★★,不少网友在留言区发出以上感慨。

  “医院也有人工智能护士、导诊★,但病人也不会只满足于找一台机器给自己看病。”刘海明认为★★,传统新闻行业拥抱新技术是好事,但认为人工智能会替代真人主播或记者则是杞人忧天。

 

 

上一篇:2024十大商业新闻 国内篇国际篇|利来老牌娱乐官网 下一篇:2月21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:最高检、证监会今日将召开重要发布会
分享到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