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
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事业编制★!廊坊开发区公开选聘中学教师48名!+廊坊出租、转让、招聘等信息!
珠联璧合谱华章 产教交融育栋梁——长春科技学院与兴业银行长春分行 党建思政共建启动会暨联名银行卡发布仪式举行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★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统筹联动聚合力★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聚焦解决基层治理条块分割、资源分散、“小马拉大车”等突出问题,朝阳区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,深化完善党建引领★“五化赋能”基层治理体系,持续推动区域融合★、条块融合、城乡融合,形成区域统筹、条块协同、上下联动★、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。做实区域融合,健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★,实施资源★、需求、项目★、责任★“四项清单★”★,大力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★,推动775家驻区单位★、295个社会组织、203个志愿者团队和5025名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,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开放融合发展;促进条块融合★,深入落实★“双报到★”★“双包保”制度,组织46个职能部门包联77个社村、建立117个共建项目★,推动1619名机关干部进社区下网格★,17名派出所所长全部兼任街镇党(工)委委员,实现各方面资源力量持续下沉;探索城乡融合,坚持城乡党建优势互补★、资源共享、双向赋能★,以街镇、社村党组织为纽带,搭建生态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,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丰农惠民活动点实现城乡供需对接,打造市民线上点单★、农户接单的原产直销新模式。发挥朝阳区区位优势★,举办乐山镇农文旅融合“年货大集”,累计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、带动消费下乡6000余万元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同时,着眼为基层减负增效,先后开展5轮减负清理,累计精简社区证明服务事项18个,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,百姓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增强。全区5个基层党支部、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获评全省基层治理★“百强支部★”★“百佳书记★”★。
示范引领促发展,增强民生服务质效。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,精心培树一批立得住、叫得响、推得开的示范点位★、党建品牌和创新案例,带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。建设高标准党建示范项目。坚持把★“群众满不满意、百姓受没受益”作为标准★,先后形成永昌街道党建引领幸福街区“五个一”工作法★、“红旗红”商圈党建、二二八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、光明社区“近邻★”党建、村集体经济★“小田并大田”等一批覆盖各层级★、各领域的创新经验。打造特色党群服务品牌★。依托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级阵地,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系列图文展讲,推出“湖畔系列”“在朝阳系列★”等10个服务品牌、27个精品项目★,常态开展义诊义剪★、舞蹈健身★、托育教培等专业化服务。推出★“红色空间”党员志愿服务品牌★,搭建党员发挥作用、实践锻炼平台大发3分快三计划★,推出“朝阳公益三圈一街”慈善品牌★,广泛开展爱心圆梦、慈心敬老等项目,党群关系持续升温★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。着眼解决街镇★、社村、企业等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缺少阵地的现实问题,建成以区委党校为枢纽★、4个分领域党校为支撑、11个街镇党校为延伸的全域党员教育培训共同体,为常态化、大规模、全覆盖培训提供坚实保障★。着眼拓宽社区服务渠道,成立全省首家社区社会企业★,采取“公益+低偿”模式为居民提供物业管理、养老托幼等专业化服务★。着眼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,因地制宜探索支部领办、村企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,推动迎新村、宋家村、柳家村为村民分红402.4万元,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★。
近年来,长春市朝阳区锚定党建聚人心★、服务暖人心,坚持用心做有温度的党建★,以深入推进“强基·聚力·领航”工程★、全域创建“朝阳25℃”品牌为总抓手,实施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★“1+6”制度,着力补齐短板、破解难题、守正创新★,系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“打基础★、利长远★、办实事、暖民心★”用力用劲。
夯实基础强根基,筑牢基层战斗堡垒★。聚焦做实基层支部建设、队伍培养★、群众工作等基础性工作,朝阳区着力建强“组织、队伍、阵地、制度★、保障”五个基本体系,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。严密党的组织体系。强化区★、街镇、社村、网格党组织★“四级联动”,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镇★、处级包社村★、科级包网格“三级包保★”★,推动13250名“三长”活跃在基层一线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百米”★。瞄准新业态党建薄弱环节★,构建“实体机构+行业党委”工作体系★,组建49个派驻党支部,实现新业态经营主体党的工作全覆盖;坚持红心引领、暖心服务、爱心凝聚★、同心发展,出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20条,有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★,解决新就业群体生活难题★,推动新业态党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破题攻坚。有关做法入选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,获评全省组织工作“大比武★”创新成果奖和全省★“基层建设年”创新实践优秀案例。抓牢基层队伍体系。将社村“两委”★、网格长★、党务干部等基层干部统一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,每年开展大规模、多层次、全覆盖培训,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实现整体跃升。建强“头雁”队伍,出台加强社区(村)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,开展新时代“小巷总理”业务大比武,推动6名社区书记跨街道交流任职;立足换届需要,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培育专项行动,通过比武拉练、结对帮带★、实践锻炼、定期交流等方式,动态培养450名后备人才,形成争先创优、接续发展的良好氛围★。建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。坚持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备、互联互通,建成以7000平方米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、306个分中心(站点)为支撑,覆盖全区、开放融合★、集约高效的★“朝阳25℃”党群服务阵地体系,今年以来开展宣教★、文体★、服务、就业等各类群众性活动1181场次★,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夯实制度保障体系。坚持走好群众路线,制定落实“四下基层”若干措施,开展★“民情民意大走访★”★,督促各级干部深入一线察民情、解民忧、传民声、聚民心。深入贯彻支部条例★,严格落实组织生活★、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★,每年下拨1180万元社区(村)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,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★、规范化。注重激励关爱★,连续两年专项招(选)聘优秀社村党组织书记10人进事业编、7人享受街镇副职待遇,择优推荐17名社村党组织书记成为区级以上“两代表一委员”★,常态化坚持岗位变动、组织处理、家庭变故★、纠偏提醒“四个必谈”,以组织温情激发干事热情。